Coming From Yilan
(2024-2025)



宜蘭直送|宜蘭人市集縣外推廣品牌
Coming From Yilan:
Young Entrepreneurs' Market


CATEGORY/
Brand Identity Design, Event Planning & Design
CLIENT/
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, MOL
Yilan County Government

宜蘭人市集為宜蘭縣政府勞工處青年事務科長年舉辦的推廣活動,旨在提供當地青創業者更多品牌曝光與商品銷售的途徑。隨著市集舉辦行之有年、參與品牌趨於成熟,希望逐步推廣發展至宜蘭縣外場域。

故於2024年委託團隊策劃移地市集的誕生,並操刀市集品牌「宜蘭直送」,舉辦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。透過有效的規劃與行銷,青創業者得以更好地展現魅力,首度登場的縣外推廣市集也獲得積極反饋;隔年市集延續相同概念概念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,期望往後繼續促進青年與大眾之間的交流。

計劃項目與目標
Core Tasks & Main Goals

兩年間的專案執行中,團隊在市集品牌建立後的工作項目涵蓋策劃、行銷與執行層面;其中包含線上線下的活動內容,以及活動舉辦期間和前後的經營。
除了發揮團隊駐足台北與宜蘭兩地的資源聯結,也將設計語彙導入專案中的不同層面、建立更明確的識別性,提升品牌推廣力度、在縣外場域達成更有效的消費市場。

整體內容策劃
Overall Planning

整體內容涵蓋策劃活動主題、體驗及演出、視覺設計與空間規劃⋯⋯等相關子項目。在內容架構建立後,團隊連續兩年在不同工作範疇皆有固定計劃作為依循,並在活動執行後得以完成相對應的效益評估。

市集品牌建立
Event Branding

雖然縣內外市集舉辦之目的皆為青創品牌提供銷售機會,部分活動性質與規劃仍需有所調整,才能符合縣外消費環境與市場口味;例如參與品牌取向、體驗活動內容、演出節目性質⋯⋯等。

因應這類差異,我們建議業主延伸自有品牌,打造「宜蘭直送」的市集識別,傳達將宜蘭特色「打包」直送縣外的意象。此策略可更貼近多元消費市場,強化地方品牌的辨識度與外拓力。

市集內容策劃
Event Planning

品牌識別與概念確立後,市集內容便是策劃過程中重要的下一步。在兩年間的主場活動中,我們依據參與品牌的多樣特色,規劃相應主題,並應用於攤位分類、講座設計與視覺識別之中。
同時,圍繞主活動所舉辦的體驗課程與演出,也呼應推動在地青年參與的核心目標,多邀請在創作風格、品牌實踐能量上具代表性的宜蘭青年創作者,讓市集成為地方創意力量的聚焦場域與交流平台。



2024 松菸文創園區


宜蘭直送首度登場於松菸文創園區戶外廣場區域,初次亮相的主題關注於宜蘭青創業者的不同特色,故以產業性質作為品牌分類依據,提供消費者快速熟悉的依據。

2025 華山文創園區


隔年改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市集,因場域特性與規模擴大,品牌參與反響踴躍;產業性質也擴及更多元的領域,因此活動主題較為專注於宜蘭地景特色,以參加者的地緣關係、產業地貌來進行系列上的分類。




講座活動
Market Forum

利用市集人潮,我們也借機舉辦舉辦五場以上的「青年短講」,於舞台上和演出節目交叉出現;希望藉此在市集現場當中,提供青年發聲的機會,闡述創業過程、經驗分享以及地方事務參與感想⋯⋯等。




現場演出
Performances

作為吸引人潮的重要關鍵,兩年市集舉辦期間每天都呈現4-5組現場演出,搭配短講活動將場域周圍人流引導至市集內。




體驗活動
Workshops

兩次市集每日舉辦了四場次體驗活動,每場市集吸引120人次以上進行體驗。邀約講師皆為參與市集的宜蘭青創業者,體驗內容不僅宣傳品牌自有互動課程,也介紹在地相關文化產業知識。

視覺與空間規劃
Spacial & Visual Design

視覺設計項目與空間規劃是活動執行不可或缺的要素,主視覺與各類平面文宣、網宣圖都是建立識別的關鍵項目,也是參與者和消費者產生連結的重要語彙。
動線規劃、展示設計以及各種裝置製作,不但呼應識別的延伸,同時也扮演引導人流的要角;藉由前述各項內容的策劃,我們才能建構具有系統性的視覺與空間規劃。



行銷推廣與執行
Marketing

活動行銷的規劃中,大致分成線上社群平台的推廣,以及線下實體活動的串聯行銷;活動執行期間與前後皆持續曝光,維持市集在消費市場的關注度;也連動參與品牌、市集場域方、相關部門甚至社群KOL在各類平台宣傳。

社群平台宣傳
Social Platforms

KOL宣傳
Influencers

2024首場市集登場,邀請親子系KOL 諾樂兄妹 參與現場宣傳,行銷內容包含市集品牌、體驗活動、演出節目以及現場串聯行銷活動⋯⋯等。


開幕典禮與記者會
Event Campaigns

兩次市集開始前皆有舉辦開幕典禮與宣傳記者會,搭配在地青年演出與貴賓致詞,也邀請各類媒體報導。典禮中也同步推廣活動宣傳品與兌換禮品,以及參與市集的青創品牌業者。

現場串連行銷
Event Bonuses

市集現場結合社群打卡與消費滿額兌換兩項行銷策略,藉此帶動線上曝光與實體銷售,進一步提升現場參與度、持續維持社群話題性。

不同於期前的廣泛性行銷,現場串連行銷是專屬當日參與市集民眾的活動優惠,採用「滿額集點扭蛋禮」「市集限定冰淇淋」作為兩場串連內容。前者使用在地農特產品製成限定口味供打卡兌換;後者則配合參與品牌提供獎品及優惠券,促進商家與民眾之間互動、活絡整體氛圍。

2024 松菸文創園區


2025 華山文創園區


活動成效與回饋
Follow-ups

宜蘭直送兩次市集的組織規模與執行力皆有逐步成形,活動品牌創立之初獲得整體正面迴響,參與人次與消費比例也達到一定成績;而其中最重要的青創品牌再次參與活動的意願也高於期待,願意配合主辦單位走出縣外市場。
未來期盼品牌陸續規劃更精準的宣傳策略、連動代表地方特色的主題市集,進一步提升活動成效與知名度。


CREDITS (2024.)

市集時間|2024/09/28 Sat. - 09/29 Sun.
市集地點|松山文創園區 文創大街✕椰林大道
指導單位|宜蘭縣議會
主辦單位|宜蘭縣政府
承辦單位|跡地設計 Jiidii

企劃執行|林芝璿
設計執行|林昱旻、陳奕昇、錢柏翰

演出者|塘芽、陳嘉偉、陳逸恩、廖璿、肋骨先生、張約伯
錯頻、游怡婷
短講講師|林新培、宋慶文、陳可為、葉政良、劉銘傑、林建宏
鄒宜君、胡瀚臨、蘇芯霈、陳映儒
短講主持人|黃翊閔
體驗活動講師|游炳勛、黃桐嶼、吳函豫、許家鳳
記者會暨開幕式主持人|顏呈昕

宣傳片拍攝與剪輯|馬鈴薯影像工作室
活動動態攝影|馬鈴薯影像工作室
活動靜態攝影|邱宇堂
活動精華紀錄影片剪輯|邱宇堂
硬體設備|酷我燈光音響有限公司
現場護理師|林楨晏、林育群
現場工作人員|游牧善、李宛儒、蕭采羚、林祖廷、廖邦凱、陳瑾藜
廖穿雲、蔡育霖、黃國洲、郭懋旭、范坤曜、趙彥羽、陳品崴

特別感謝|全體參與市集的青創品牌夥伴

CREDITS (2025.)

市集時間|2025/03/22 Sat. - 03/23 Sun.
市集地點|華山文創園區
華山劇場✕忠孝三角✕中3館前廣場✕千層野台
指導單位|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
主辦單位|宜蘭縣政府
承辦單位|跡地設計 Jiidii

企劃執行|林芝璿、李杰
設計執行|林昱旻、伍聖燿

演出者|泰雅妹妹、江泰德、鈴聲響起、DJ 天佑、張約伯、吉姆
游晴、錯頻、DJ AT
短講講師|黃亮傑、胡韶峰、陳欣瑜、李奕潔、劉展佑、張台賜
魏聖桓、陳力綺、朱承霖、陳伯函、姬志承、方子維
短講主持人|李杰、劉銘傑
體驗活動講師|劉益伸、陳映朱、江旳倢、蔡姝姮
記者會暨開幕式主持人|顏呈昕
記者會攝影|張畯喨

宣傳片拍攝|馬鈴薯影像工作室
宣傳片剪輯|邱宇堂
活動動態攝影|馬鈴薯影像工作室
活動靜態攝影|邱宇堂
活動精華紀錄影片剪輯|邱宇堂
硬體設備|酷我燈光音響有限公司
現場護理師|林楨晏
現場工作人員|李宛儒、柯紀崴、顏君達、林昊緯、蘇余晉、甘婉姿
鍾竹宣、劉有騰、王映鵬、蔡孟翰、杜昇峰 、黃奕凱

特別感謝|全體參與市集的青創品牌夥伴

Coming From Yilan
2024 - 2025


宜蘭直送|宜蘭人市集縣外推廣品牌
Coming From Yilan: Young Entrepreneurs' Market

宜蘭人市集旨在提供在地青創業者品牌曝光與商品銷售的途徑。隨著市集舉辦行之有年、參與品牌趨於成熟,希望逐步推廣發展至宜蘭縣外場域。

故於2024年委託團隊策劃移地市集的誕生,並操刀市集品牌「宜蘭直送」,舉辦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。透過有效的規劃與行銷,首度登場的縣外市集獲得積極反饋,隔年市集延續相同概念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,繼續為青創業者提供魅力展現的機會。


CATEGORY/
Brand Identity Design, Event Planning & Design
CLIENT/
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, MOL
Yilan County Government

︎ 計劃主旨 Goal

建立縣外市集主題:
雖然縣內外市集舉辦之目的皆為青創品牌提供銷售機會,部分活動性質仍需有所調整才能符合不同的消費環境與市場口味;例如參與品牌取向、活動內容、演出性質等。



因應這類差異,我們建議業主延伸自有品牌,打造「宜蘭直送」的市集識別,傳達將宜蘭特色「打包直送」的意象。此策略可更貼近多元消費市場,強化地方品牌的辨識度與外拓力。


︎ 計畫項目與目標 Core Tasks & Objectives



兩年間的專案執行中,團隊在市集品牌建立後的工作項目涵蓋策劃、行銷與執行層面;其中包含線上線下的活動內容,以及活動舉辦期間和前後的經營。

除了發揮團隊駐足台北與宜蘭兩地的資源聯結,也將設計語彙導入專案中的不同層面、建立更明確的識別性,提升品牌推廣力度、在縣外場域達成更有效的消費市場。

整體內容策劃 Overall Planning

整體內容涵蓋策劃活動主題、體驗及演出、視覺設計與空間規劃⋯⋯等相關子項目。在內容架構建立後,團隊連續兩年在不同工作範疇皆有固定計劃作為依循,並在活動執行後得以完成相對應的效益評估。

品牌識別與概念確立後,市集內容便是策劃過程中重要的下一步。在兩年間的主場活動中,我們依據參與品牌的多樣特色,規劃相應主題,並應用於攤位分類、講座設計與視覺識別之中。

同時,圍繞主活動所舉辦的體驗課程與演出,也呼應推動在地青年參與的核心目標,多邀請在創作風格、品牌實踐能量上具代表性的宜蘭青年創作者,讓市集成為地方創意力量的聚焦場域與交流平台。


宜蘭直送首度登場於松菸文創園區戶外廣場區域,初次亮相的主題關注於宜蘭青創業者的不同特色,故以產業性質作為品牌分類依據,提供消費者快速熟悉的依據。



隔年改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市集,因場域特性與規模擴大,品牌參與反響踴躍;產業性質也擴及更多元的領域,因此活動主題較為專注於宜蘭地景特色,以參加者的地緣關係、產業地貌來進行系列上的分類。


講座活動 Market Forum
利用市集人潮,我們借機舉辦五場以上的「青年短講」,於舞台上和演出節目交叉出現;希望藉此在市集現場當中,提供青年發聲的機會。
現場演出 Live Performances
作為吸引人潮的重要關鍵,兩年市集舉辦期間每天都呈現4-5組現場演出,搭配短講活動將場域周圍人流引導至市集內。
體驗活動 Workshops
兩次市集每日舉辦了四場次體驗活動,每場吸引120人次以上進行體驗。邀約講師皆為參與市集的宜蘭青創業者,體驗內容不僅宣傳自有品牌,也介紹在地文化產業知識。



視覺與空間規劃 Spacial & Visual Design


視覺設計項目與空間規劃是活動執行不可或缺的要素,主視覺與各類平面文宣、網宣圖都是建立識別的關鍵項目,也是參與者和消費者產生連結的重要語彙。



動線規劃、展示設計以及各種裝置製作,不但呼應識別的延伸,同時也扮演引導人流的要角;藉由前述各項內容的策劃,我們才能建構具有系統性的視覺與空間規劃。



行銷推廣與執行 Marketing

活動行銷的規劃中,大致分成線上社群平台的推廣,以及線下實體活動的串聯行銷;活動執行期間與前後皆持續曝光,維持市集在消費市場的關注度;也連動參與品牌、市集場域方、相關部門甚至社群KOL在各類平台宣傳。


社群平台推廣 Social Media Exposure
兩次市集皆拍攝前導宣傳影片,並製作活動預告及內容介紹等網路宣傳圖,投放於品牌社群專頁和影音平台。

KOL宣傳 Influencers
2024首場市集登場,邀請親子系KOL 諾樂兄妹 參與現場宣傳,行銷內容包含市集品牌、體驗活動、演出節目以及現場串聯行銷活動⋯⋯等。
開幕典禮與記者會 Event Campaigns
兩次市集開始前皆有舉辦開幕典禮與宣傳記者會,搭配在地青年演出與貴賓致詞,也邀請各類媒體報導。典禮中也同步推廣活動宣傳品與兌換禮品,以及參與市集的青創品牌業者。

現場串連行銷 Event Bonuses

市集現場結合社群打卡與消費滿額兌換兩項行銷策略,藉此帶動線上曝光與實體銷售,進一步提升現場參與度、持續維持社群話題性。

同時,圍繞主活動所舉辦的體驗課程與演出,也呼應推動在地青年參與的核心目標,多邀請在創作風格、品牌實踐能量上具代表性的宜蘭青年創作者,讓市集成為地方創意力量的聚焦場域與交流平台。


不同於期前的廣泛性行銷,現場串連行銷是專屬當日參與市集民眾的活動優惠,採用「滿額集點扭蛋禮」與「市集限定冰淇淋」作為兩場串連內容。前者使用在地農特產品製成限定口味供打卡兌換;後者則配合參與品牌提供獎品及優惠券,促進商家與民眾之間互動、活絡整體氛圍。



不同於期前的廣泛性行銷,現場串連行銷是專屬當日參與市集民眾的活動優惠,採用「滿額集點扭蛋禮」與「市集限定冰淇淋」作為兩場串連內容。前者使用在地農特產品製成限定口味供打卡兌換;後者則配合參與品牌提供獎品及優惠券,促進商家與民眾之間互動、活絡整體氛圍。


活動成效與回饋 Follow-ups

宜蘭直送兩次市集的組織規模與執行力皆有逐步成形,活動品牌創立之初獲得整體正面迴響,參與人次與消費比例也達到一定成績;而其中最重要的青創品牌再次參與活動的意願也高於期待,願意配合主辦單位走出縣外市場。

未來期盼品牌陸續規劃更精準的宣傳策略、連動代表地方特色的主題市集,進一步提升活動成效與知名度。



CREDITS


︎ 2024 松菸文創園區 ︎ 2024 松菸文創園區


市集時間|2024/09/28 Sat. - 09/29 Sun.
市集地點|松山文創園區 文創大街✕椰林大道
指導單位|宜蘭縣議會
主辦單位|宜蘭縣政府
承辦單位|跡地設計 Jiidii

企劃執行|林芝璿
設計執行|林昱旻、陳奕昇、錢柏翰

演出者|塘芽、陳嘉偉、陳逸恩、廖璿、肋骨先生、張約伯
錯頻、游怡婷
短講講師|林新培、宋慶文、陳可為、葉政良、劉銘傑、林建宏
鄒宜君、胡瀚臨、蘇芯霈、陳映儒
短講主持人|黃翊閔
體驗活動講師|游炳勛、黃桐嶼、吳函豫、許家鳳
記者會暨開幕式主持人|顏呈昕

宣傳片拍攝與剪輯|馬鈴薯影像工作室
活動動態攝影|馬鈴薯影像工作室
活動靜態攝影|邱宇堂
活動精華紀錄影片剪輯|邱宇堂
硬體設備|酷我燈光音響有限公司
現場護理師|林楨晏、林育群
現場工作人員|游牧善、李宛儒、蕭采羚、林祖廷、廖邦凱、陳瑾藜
廖穿雲、蔡育霖、黃國洲、郭懋旭、范坤曜、趙彥羽、陳品崴

特別感謝|全體參與市集的青創品牌夥伴


︎ 2025 華山文創園區 ︎ 2025 華山文創園區


市集時間|2025/03/22 Sat. - 03/23 Sun.
市集地點|華山文創園區
華山劇場✕忠孝三角✕中3館前廣場✕千層野台
指導單位|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
主辦單位|宜蘭縣政府
承辦單位|跡地設計 Jiidii

企劃執行|林芝璿、李杰
設計執行|林昱旻、伍聖燿

演出者|泰雅妹妹、江泰德、鈴聲響起、DJ 天佑、張約伯、吉姆
游晴、錯頻、DJ AT
短講講師|黃亮傑、胡韶峰、陳欣瑜、李奕潔、劉展佑、張台賜
魏聖桓、陳力綺、朱承霖、陳伯函、姬志承、方子維
短講主持人|李杰、劉銘傑
體驗活動講師|劉益伸、陳映朱、江旳倢、蔡姝姮
記者會暨開幕式主持人|顏呈昕
記者會攝影|張畯喨

宣傳片拍攝|馬鈴薯影像工作室
宣傳片剪輯|邱宇堂
活動動態攝影|馬鈴薯影像工作室
活動靜態攝影|邱宇堂
活動精華紀錄影片剪輯|邱宇堂
硬體設備|酷我燈光音響有限公司
現場護理師|林楨晏
現場工作人員|李宛儒、柯紀崴、顏君達、林昊緯、蘇余晉、甘婉姿
鍾竹宣、劉有騰、王映鵬、蔡孟翰、杜昇峰 、黃奕凱

特別感謝|全體參與市集的青創品牌夥伴